找到相关内容686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长安佛教简略概述

    。此外道安在搜求经本,考校异同方面尽了最大的努力,如《渐备经十住胡名并书叙》说:“……《渐备经》恨不得上一卷,冀因缘冥中之助,忽复得之。”“……《大品》上两卷,若有可寻之附,亦勤以为意。……《首楞严》...辩论大会。与会有十八国王(一说为十国王)及各国大小乘比丘三千余人,那烂陀寺学僧一千人,婆罗门、耆那教徒及尼乾子学派等外道二千余人,共计七千余人。在这会场上,将玄奘的《破恶见论》悬挂,征求辨难。但据窥基...

    弘学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3393389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对中国佛教的贡献

    时代和政策,以便分担各项工作任务,与大众一同向社会主义社会前进。二、清除外道迷信,恪守戒律清规,以增大众的信仰。三、阐发各宗精义,以明佛法真相,藏传密乘及南传上座部均应兼收并蓄。四、在现有经济基础上自力...

    法缘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194092.html
  • 虚云戒制思想及其实践析论

    鼎三足,缺一不可。这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,应特别注意的。”[[11]]1953年5月出席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会议时提出的第一个提案就是“汰除迷信外道渣滓,严戒律清规,以增大众信仰”,指出:“就是一些居住寺院...

    陈金凤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294095.html
  • 虚云禅学思想研究

    究竟不离拈花命脉,足见禅净关系的密切了,更可见古人弘扬佛法的婆心了,但是,有一般不识先人的苦心者,便说念佛是老太婆干的事,或说参禅是空亡外道。总之,说自已是,说他人非,争论不已。这不仅违背佛祖方便设教...

    伍先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5.html
  • 虚云茶诗的修行智慧直解

    已脱离了本源意义上的佛,亦即丧失了永恒层面的真义。这其实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佛教徒不知不觉中已走向了外道。虚云直承禅宗的“不二法门”,修用一体,修是真心在修,用是直心在用,穿透生灭法,以真如心运作,的确也...

    冯天春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7.html
  • 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的修行观

    没有重点与核心的倾向,虚云和尚的倾向在于禅,是以净合于禅之中,是摄净入禅:   我认为宗下有浅深,显教密教有顿渐邪正,念佛也一样。禅之深浅,区别起来就多了,外道、凡夫、小乘、中乘、大乘,都各有各的禅。...

    李万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80194128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一生中的难事奇事

    老和尚略说经过。问:“谁教你这样做的?”答:“因见古人每多苦行成道,因此想学。”问:“你知道古人持身,还知道古人持心么?看你所作所为,近似外道,不是正路,枉用了十年功夫;岩栖谷饮,寿命纵有万年,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3994651.html
  • 龙光竺道生“慧解”考论

    的《注维摩诘经》、唐道掖集的《净名经集解关中疏》及《净名经关中释抄》中。此外道生还撰有《善受报义》、《顿悟成佛义》、《二谛论》、《佛性当有论》、《法身五色论》、《佛无净土论》、《应有缘论》等,都已夫失...

    尚永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0895054.html
  • 莲池大师的净土判教思想

    昙鸾对“难、易二道”作了进一步地阐述:   “难行道者,谓于五浊恶世,于无佛时,求阿毗跋致难。此难乃有多途,粗言五三,以示义意:一者外道相善,乱菩萨法;二者声闻自利,障大慈悲;三者无顾恶人,破他胜德...

    德澄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095063.html
  • 大慧宗杲“话头禅”理路钩沉——以《大慧书》为线索

    两立。此处若入得深,彼处不着排遣,诸魔外道自然窜伏矣。”   如此而行,即便今生不悟,“临命终时”,直至“来生出头”也有诸般“受用”:   “苟念念不退初心,把自家心识,缘世间尘劳底,回来抵在般若...

    袁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395194.html